奴隶制与帝王制有什么区别?

2023-08-28 16:41
    两者出现时代不同,性质不同
    奴隶制,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近古和近代的奴隶多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欧洲的殖民地。奴隶制一般出现在农业社会里
    帝王制是指真正的封建社会。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说,走帝王制是历史的倒退,是行不通滴。
    皇帝制
    在西周、春秋和战国前期,只有天子称“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至战国中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已极度衰落,各诸侯也相继称王。秦王政消灭六国,统一中国,诸侯争战的局面结束,天下安定。秦王嬴政自认为功劳高于古代所有的帝王,不应再仅仅称王,就让大臣们讨论此事。大臣们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嬴政称“泰皇”。秦王政决定取古代“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合而为一,称为“皇帝”。从此,“皇帝”一词就成为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尊号。皇帝自称为“朕”,同“余”、“我”。秦王政还废除旧“谥法”,规定称他为“始皇帝”,他的子孙和后人继皇位者,依次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这就是“秦始皇”一名的由来。而从此以后皇帝制度也就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皇帝制的形成是中央集权制的具体体现。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地方分权,诸侯割据,而中央集权制是为了加强管理所产生的必然制度。自秦以来,逐步完善,地方权力逐渐增加。期间,宰相制的废除消除了相权与皇权间的矛盾。中央集权制到明清发展达到顶峰,尤其是六部的建立达到了很好的分权效果,使得皇帝的权力极大,更集中。因此,明清时期类似于藩镇割据等事较少,官员权力较小。这是皇帝制的逐步完善,但皇帝代表中央,因此,这也是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相关问答
请问国家图书馆明天是有讲座吗
1个回答 2023-08-10 18:02
好像没有!!
惟我独仙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在三少的书中连才刚有大神通的海龙都不如了吗?
3个回答 2023-08-11 02:27
人家写的是YY小说,是故事,不喜欢你不看就是了。谁逼你看了?你要真有这么强的责任感,你怎么不去声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就算是找不到作者也找得到CCTV吧。欺善怕恶,吃饱撑的,鉴定完毕
蝶躞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 2023-08-11 00:25
蹀dié躞xiè : 1.小步走路 2.往来徘徊。 3.山东方言“蹀躞”,意在嘲笑庸俗的献殷勤和谄媚行为,也是指责盲目积极性或无效劳动,如“本来我们干得好好的,都叫他来给蹀躞踢蹬了!” 4.济南人说的蹀躞大体是很失败的意思,或是形容一个人的脸色很难看。 5.潍坊人(特别是昌邑一带)说的蹀躞是形容一个人穷显摆的意思,贬意。    6.“蹀躞”在青岛地区音转为“踮涎”。单纯从其字面所表达的形象看,那种提起脚跟,涎着脸孔看着别人脸色行事确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姿态。当然这也是一种等级权势社会的病态了。    7.东北人有一个方言词发音为“ 得瑟”,在时下的艺术作品中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字词来表现。它的义项与青岛方言的“蹀躞”相同,应该是“蹀躞”的音转。自从咸丰十年清朝皇帝正式允许关内人民出关在他们祖先的“发祥圣地”开垦,山东人闯东北的最多,想必这是两地文化相互交流的结果。 【词汇】蹀躞    【注音】dié xiè   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   带有很强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水壶、钱包、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箭袋、笔、墨、纸、砚。。。。。。等等可以想的到得东西。   多为皮质与金属材质,佩戴在腰带外侧。古代浪迹江湖的武者并不是把酒壶笛子和剑全塞在腰带里面的,而是使用“蹀躞”固定于腰间。
热门搜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