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dié躞xiè :
1.小步走路
2.往来徘徊。
3.山东方言“蹀躞”,意在嘲笑庸俗的献殷勤和谄媚行为,也是指责盲目积极性或无效劳动,如“本来我们干得好好的,都叫他来给蹀躞踢蹬了!”
4.济南人说的蹀躞大体是很失败的意思,或是形容一个人的脸色很难看。
5.潍坊人(特别是昌邑一带)说的蹀躞是形容一个人穷显摆的意思,贬意。
6.“蹀躞”在青岛地区音转为“踮涎”。单纯从其字面所表达的形象看,那种提起脚跟,涎着脸孔看着别人脸色行事确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姿态。当然这也是一种等级权势社会的病态了。
7.东北人有一个方言词发音为“ 得瑟”,在时下的艺术作品中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字词来表现。它的义项与青岛方言的“蹀躞”相同,应该是“蹀躞”的音转。自从咸丰十年清朝皇帝正式允许关内人民出关在他们祖先的“发祥圣地”开垦,山东人闯东北的最多,想必这是两地文化相互交流的结果。
【词汇】蹀躞
【注音】dié xiè
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 带有很强的收纳功能,可以悬挂水壶、钱包、扇子、香囊、刀、剑、乐器、箭袋、笔、墨、纸、砚。。。。。。等等可以想的到得东西。 多为皮质与金属材质,佩戴在腰带外侧。古代浪迹江湖的武者并不是把酒壶笛子和剑全塞在腰带里面的,而是使用“蹀躞”固定于腰间。